清华大学(深圳)&北京交通大学
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
Team slogan
一个致力于消除
保研焦虑、信息差的学生品牌
个人情况
本科院校:四非
专业:旅游管理
推免综合排名:2/74
英语:四级低分飘过,六级未过
科研:文化和旅游部课题一项、国家级大创一项、省级课题若干
实习:无
获奖情况:省大挑二等奖、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全国二等奖
夏令营入营情况:中山大学、中南大学、合肥工业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、西北大学、北二外、首都师范大学、广西大学、南京邮电大学(过审未参加)
预推免入营情况:北京师范大学、兰州大学、山东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、暨南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上海大学
offer情况:中南大学、合肥工业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、广西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上海大学、暨南大学、兰州大学
最终去向:南京理工大学公共管理
本科三年,从毫无积累到终于画下这一步,花了很久的时间,放弃985也许值得也许不值得,但是这是我目前我认定的最好的选择,邹邹姐让写下这段经历的时候,其实是有点无从下笔,我的经历就很普通,没有什么逆风翻盘,一个普通的四非学生去到一个还差不多的学校。
当我决定选择保研的时候,就只是做好眼前这件事,至于考研、考公什么的两手抓对于我来说不太实际,也许是太笨了,没办法做到两者都兼顾,所以呢如果失败了就再考虑其他事情吧。
回忆起这段经历,从当初的焦虑、惴惴不安到现在我终于悟到:选择保研只是人生的短短一段,而人生的选择永远不只有保研,我也始终相信:跃入人海,各有风雨灿烂。
前期准备
从大一到大三上,我觉得这段时间就是打基础的时间,好好学习,英语绩点真的每一个都不要落下,不然会很痛苦!!!其次,如果有机会的话多去参加一些比赛、项目啥的,说点功利性的就是看看往年学校的要求尽量去靠拢。
我大概是从五月中旬选择开始保研的,本来想着准备六月的六级,没想到疫情打乱了这个计划,到五月了也没有返校的消息,就差不多知道六级无望了,也想了想考雅思,但是在网上做了个模拟之后放弃了,还是觉得自己不行把。但是真的如果六级跟我一样没过的话,真的建议有能力一定要去考雅思,没有英语成绩真的真的很多会被拒绝,但是也不是全部没有希望的啦,选择好策略一定可以!
从五月开始的话,在20年其实不会很迟,好的top院校我也考虑不起,大都院校都因为疫情推迟了,今年的情况来看,现在就去做好材料的准备和关注一些公众号、网站啥的会有推送消息,当下就做绝对来得及...大概需要准备的就是学业成绩单、学业排名(综测/绩点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,建议都准备)、英语成绩单、科研竞赛证明等等,以上都建议留电子版和原件(线下面试有的需要原件),递交材料啥的需要再去打印。
面试经验
就举两个例子把,一个是无领导小组考核、一个是独面。
北京师范大学
北师大这个是有夏令营和预推免两个环节的,并且夏令营优营也还必须参加预推免,我参加的是预推免这个环节,北师大预推免是在开系统的前两天线下面试的,也是我保研阶段的唯一一个线下面试,说实话表现很不好,因为都没有相关的经验,然后当时可能小组讨论的时候没有更多突出自己而失败了把。
考核流程就是:五人一小组进面,大概有6个老师和一个学生登记信息,具体流程1min自我介绍(中文/英文自己选择)——老师英文提问(一个老师提问,按序号依次回答,问的是意向导师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)——无领导小组考核(是小组抽一个题目,每个小组题目都不一样,主要是围绕专业方向问的)。我报的是教育管理方向的,所以就问了,某考核评估小组到某中心开展调研,这个调研怎么进行,做一个研究设计。
建议:线下面试,没有包交通住宿的话,真的一定要早点订票订酒店。我刚开始有点犹豫要不要去,然后到面试前两天才订,多花了近1k。
另外一个是无领导小组考核,一定要训练自己的总结能力和提出新的想法能力。这个环节我经历过两次,一次是广西大学和北师大。总体而言,如果能争取发言人/主持人的机会的话尽力争取。
南京理工大学
这个面试就是中文自我介绍+英文提问+中文自由提问,英文的话让我再次自我介绍,中文提问的话,闲聊了很多:跨专业你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、未来是否有读博计划、论文的某些细节提问、介绍一下***项目调研和调研主题、目前获得的offer、论文发在什么刊物上、大挑是负责人吗。
其实这一步都是围绕自己的经历展开的,多参加面试真的很重要,到这里面试的时候我前期已经参加了很多面试,所以这些问的问题都是比较能够自如回答出来的。
如果说建议的话,我觉得对于跨专业这个问题,一个是要表现出你对这个专业的热爱和现有的优势(可以是科研也可以是自己的经历尽量去靠拢),一个是你在这个专业现在以及将来会怎么准备弥补不足。
然后至于挑战杯项目这个问题的话,由于我不是负责人,但是回答问题一定不能只是我不是负责人就结束了!!着重说一下这个课题你做了什么努力,我当时的回答是由于这个项目是我们高年级的学姐作为第一负责人,那时我还是大二年级,刚开始接触项目,对于如何做科研,如何做研究还不是很懂,所以是由高年级带低年级这样的一个传帮带模式,我在这个项目里面负责的工作是:调研、写作、汇报(具体说);然后这个比赛让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,到本科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自己作为第一负责人负责国家级大创项目。
心得感悟&致谢
每个保研er或多或少肯定会有不少焦虑在的,但是学会化解焦虑是很重要的,当时我选择知心邹邹真的很有用,也许那时候需要的就是一个陪伴和指引把,给自己的选择坚定信心和指导自己要怎么走。
对于我跨专业的经历而言,我觉得能跨的专业几乎都可以(经管文法)只要不是理工科,什么都可以试一试,但是最重要的是从自身出发,一定要多去了解一下这个专业,多问问自己这个专业我真的喜欢吗?有足够多的兴趣去研究和学习吗?如果决定跨专业,那么就去至少找一本关于相关专业的经典著作阅读,看一下知网上当下的研究方向/研究热点/研究趋势/研究方法。
此外,如果个人有研究经历的话,只要你在简历写了这个项目,无论是怎样的情况,都一定要烂熟于心,在复习的时候建议从中文/英文的角度出发自问自答,可以参考这样的模式“研究什么”——“为什么研究”——“怎样研究”——“研究结论”。
南方分部:
清华大学南山协同创业中心(深圳市南山区丽水路2279号研究生院C栋一层)iSpace空间
北京总部:
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(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44号一区89号科教楼)13B-117室
保研圈(煲研菌信息科技中心品牌项目)
Email:byq.hammer@qq.com WeChat:byq_hammer